服务热线
400-828-7558
Meta的首席执行官宣布,计划建设一个庞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其规模之大,若放置在曼哈顿,将覆盖该区域的主要部分。
这一声明在时机上耐人寻味。仅仅两天前,芯片巨头英伟达和数据中心服务器商戴尔的股价大幅下挫,原因是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了一款新的AI模型。该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西方同类模型的一小部分,这引发了市场对于AI系统所需算力和投资规模的广泛质疑。
虽然许多股价已经反弹,但这一事件加剧了投资者对于数据中心巨额投资的担忧。去年,Meta与美国三大云服务商——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亚马逊和微软——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800亿美元。如果包括中小型科技公司、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以及数据中心运营商如Digital Realty和Equinix的支出,这一数字将攀升至约4650亿美元。其中,土地、建筑和电气设备等外围设施占据约30%,而核心组件如芯片、服务器机架和网络设备则占据了剩余的70%。此外,像黑石等私募巨头也被这场支出盛宴所吸引,去年完成了创纪录的700亿美元数据中心交易。
全球范围内,现有约11,000座数据中心,这些设施消耗了约55吉瓦的电力,相当于荷兰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达到3亿平方英尺(相当于4500多个标准足球场)。按地区划分,美洲占据现有数据中心总容量的50%以上,亚洲约占30%,欧洲、中东和非洲则合计占据20%。
不过,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仍在持续。2月4日,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财报会上透露,公司今年计划将资本支出提高至75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这一金额远超分析师的预期。根据研究机构Omdia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将新增63吉瓦的数据中心规模。
尽管市场上有声音担心全球将面临数据中心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这一观点并不成立。首先,数据中心供给严重不足。房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表示,北美地区数据中心的空置率仅为2.8%;而许多新建的数据中心在竣工前就已经被“预租赁”,租期通常长达10至15年。
Alphabet和微软都表示,2024年四季度云业务增速未达预期,部分原因是由于数据中心产能的限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云计算巨头开始向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租赁设施。不过,运营商自身也面临扩张困难。Equinix的高管乔恩·林指出,如今,建设一个数据中心的周期已从12-18个月延长至三年。
供应链问题也是扩张瓶颈之一。CBRE指出,由于电力短缺,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陷入了“超长建设期”。例如,数据中心的关键电力组件——变压器的交付周期可能需要长达数年时间。而政府政策限制也在进一步加剧了发展困境。例如,在马来西亚,政府因要保护水电资源,已拒绝了多个新建数据中心的申请。去年,Alphabet在都柏林的一个数据中心项目被当局叫停,多个国家和城市都已出台了新建数据中心的临时禁令。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作为全美数据中心容量的四分之一,地方政府也收紧了分区法规,限制数据中心选址。
另一个反驳“过剩”论的理由来自于需求端: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保持强劲。高盛的数据显示,AI目前仅消耗全球数据中心容量的约10%。而在深度求索的AI模型发布之前,该投行预测,到2026年,AI将占据数据中心总容量的三分之一,但即便如此,其整体占比仍将不到四分之一。
此外,推动需求增长的还有多个因素:许多企业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云计算应用;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对视频内容的需求激增;从家电到工业机械,智能设备的普及产生了大量数据。
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