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术语》发布:引领绿色智慧新未来

2025-01-10 08:14:41 超级管理员 0

在IDCC2024大会上,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重磅发布了《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术语》标准。作为该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王永真受邀在算力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上,对这一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

image.png

行业背景与挑战

王教授开篇指出,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正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高能耗(kWh)高能效利用率(PUE)以及高碳排放(CO2)。这些问题不仅威胁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形成重大阻碍。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其中,算力-电力-热力的协同优化被视为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标准内容的结构与亮点

王永真教授将《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术语》标准划分为三大部分,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1. 通用术语

    • 该部分为数据中心协同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涵盖了算力—电力互动、算力-热力耦合等关键术语。这些术语定义了算力系统与能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奠定了行业共识的基础。

  2. 集成优化术语

    • 聚焦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算力、电力和热力系统的深度融合。王教授特别提到“绿电聚合供应”这一术语,强调其在推动清洁能源使用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数电联营”等概念展现了算力与电力资源协同调度的潜力,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3. 评价术语

    • 用于衡量数据中心能效与碳排放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算效(计算效率)、IT设备碳排因子和虚拟调度容量等术语。这些评价指标将为数据中心的能耗管理和低碳发展提供科学量化依据,有助于指导行业实践。

标准的重要意义

王教授指出,三力协同优化不仅是解决当前数据中心高耗能问题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系统性创新思路。它通过将算力、电力、热力系统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效,同时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这一优化策略不仅契合碳中和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求,还能加速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王教授还强调,标准的出台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术语框架,也为数据中心企业在技术研发、系统设计和运行优化上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一标准,数据中心行业能够更加系统化地推进绿色转型,探索能源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展望与未来发展

在论坛最后,王永真教授对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表达了信心。他表示,《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术语》标准的发布,将助力数据中心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抢占绿色技术的制高点。未来,随着标准的推广和落地,三力协同优化模式将成为数据中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实现数字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服务热线

400-828-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