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28-7558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跨国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企业日常沟通的重要形式。但由于物理距离、网络运营商路径和海底光缆瓶颈等因素,视频质量往往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将针对巴西圣保罗到南非约翰内斯堡这一典型跨国视频会议场景,提出一套完整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海底光缆选择:通过选择SAT-3/WASC海缆系统,避免绕道北美的ACCS海缆,减少了从380ms到210ms的延迟。
本地接入优化:巴西侧选择在圣保罗Equinix SP2数据中心接入,南非则接入Teraco JHB1数据中心,实现运营商中立机房的直连,减少了末端的延迟和网络波动。
自适应编码技术:采用WebRTC VP9编码,在20%丢包率下也能保证720p画质的流畅传输,优化视频质量。
前向纠错技术:动态调整冗余数据包比例,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网络丢包时。
双通道传输:主用UDP通道传输视频流,备用TCP通道传输信令,保证视频和信令的稳定传输。
分布式MCU部署:在欧洲法兰克福设置MCU节点,减少视频流量的负载,仅传输发言人的画面,优化带宽利用。
背景噪声消除:采用NVIDIA Maxine SDK实现智能降噪,压缩音频流至32kbps,保证清晰音质。
分层编码:采用H.264 SVC视频编码技术,在网络质量较差时自动降级视频质量,确保会议不中断。
流量优先级设置:通过设置DSCP值为EF等级,保证视频流在网络中的优先传输。
带宽预留与动态调整:SD-WAN控制器预留突发带宽,确保视频会议在网络高峰期间依旧稳定运行。
动态抖动缓冲:系统根据实时网络质量自动调整缓冲深度,减少抖动带来的影响,确保会议流畅进行。
关注了解更多+